歡迎訪問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網站!
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
首頁 > 科技創新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承擔的農業農村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全球環境基金共同資助的“中國起源作物基因多樣性的農場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項目”(以下簡稱“GEF項目”),旨在通過地方品種保護的激勵機制示范與推廣、政策制度完善、宣傳和能力建設等活動,增加傳統品種市場附加值,促進地方品種多樣性主流化及產品開發與...
2022-10-11
112022-10

守護地方種質資源,促進農業生物多樣保護

生物多樣性不僅提供了農業的基礎,而且還通過其在生態系統功能和服務中的作用,提供了生產的基礎材料,對于人類生產生活的良性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承擔的農業農村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全球環境基金共同資助的“中國起源作物基因多樣性的農場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項目”(以下簡稱“GEF項目”...
302022-08

生物所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云南分庫赴玉溪開展云南特色高粱種質資源展示活動

“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是利用科學數據、生物種質與實驗材料等科技資源在國家層面設立的專業化、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屬于基礎支撐與條件保障類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具有優質科技資源有效集成,提升科技資源使用效率,為科學研究、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提供共享服務的屬性。生物所種質資源保存創新團隊長期承擔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云南分庫運...
272022-08

農業農村部生態總站首席專家王全輝一行到GEF項目云南示范點調研指導工作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斷學習宣傳并強化COP15“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旨思想,逐漸通過農業農村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全球環境基金共同資助的“中國起源作物基因多樣性的農場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項目”(以下簡稱“GEF項目”)等,切實加強自然保護區管理和云南生物多樣性保護,2022年8月...
272022-08

全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暨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科技特派團工作現場推進會在瀾滄縣順利...

8月21-23日,由云南省省委組織部、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聯合組織的全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暨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科技特派團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普洱市瀾滄縣舉行。省委組織部、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相關領導,全省27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科技特派團團長及成員代表,以及所在州(市)、縣委相關領導共120余人參加現場推進會。其...
262022-08

用科技服務助力鄉村振興產業發展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的戰略思維和科學論斷,切實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著力通過“三區”服務讓黨旗高高的飄揚在田間地頭,2022年8月20-22日,生物所王斌博士深入綏江縣中城鎮開展科技服務。綏江縣中城鎮位于金沙江畔的昭通市,結合鎮...
232022-08

生物所成功舉辦2022年學術年會暨建所30周年學術研討會

生物所2022年學術年會暨建所30周年學術研討會
142022-08

加強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崗站對接,強化和凸現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

2022年8月11至12日,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側耳類栽培崗位科學家、河南農業大學申進文教授應昆明綜合試驗站邀請到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以下簡稱“生物所”)考察交流。11日上午,申進文教授先與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南方栽培種質資源與野生菌馴化崗位科學家趙永昌研究員就南方野生食用菌資源及馴化的相關問...
142022-08

生物所科技人員深入寧蒗縣開展科技服務解民憂

為做好“三區”和鄉村振興科技服務工作,8月9日至12日,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湯翠鳳研究員、麗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楊洪推廣研究員等一行3人,深入寧蒗縣永寧鎮拖支村和泥鰍溝村開展水稻生產調研及科技服務工作。寧蒗縣永寧鎮為中國水稻生長的極限海拔地區,水稻單產較低,稻農農業科技知識欠缺。8月是水稻生產管理的關...
082022-08

生物所順利完成綠春縣農業生物資源調查與搶救性收集任務

根據《云南省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專項2021-2022年項目實施方案》和《關于進一步做2022年云南省第三次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工作的通知》,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承擔綠春縣和巍山縣農業生物資源調查與搶救性收集任務。綠春縣調查隊由生物所董超副研究員任隊長,園藝所劉發萬研究員、...
042022-08

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寧蒗縣科技特派團

為更好服務寧蒗彝族自治縣(以下簡稱“寧蒗縣”)種養產業,2022年7月28日-31日,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寧蒗縣科技特派團團長/大麥青稞產業組組長、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曾亞文研究員帶隊,團內專家一行4人到寧蒗開展技術服務,并召開了科技特派團工作交流座談會。寧蒗縣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陳光富、縣委農辦專職副主任...
022022-08

時代呼喚與責任擔當

盛夏的三亞驕陽似火、酷暑難當,卻迎來了來自全國科研、教學、企業、生產乃至法律界等各行各業的全國2000多人,為的是參加這一場以“中國種業振興,南繁硅谷崛起”為主題的“2022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大會。會議由中國種子協會、海南省農業農村廳、三亞市市政府和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舉辦,院科研處楊雅云副處...
272022-07

寧波大學植物病毒學研究所赴生物所學術交流

為了加強院所創新團隊學術交流,拓展研究思路,促進學科應用基礎研究向深度發展。2022年7月25日下午,生物所植物病毒團隊邀請寧波大學陳劍平院士團隊植物病毒學研究所燕飛副所長一行21人到生物所開展學術報告和交流會。會議由生物所丁銘所長主持,低緯高原植物病毒研究與應用團隊全體成員和學生、院熱區所、云南省煙草科學研究院、云南...
222022-07

訪文化名人講哈尼稻故事

為不斷挖掘元江哈尼梯田農耕文化、切實講好元江梯田紅米故事,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云南及周邊作物種質資源評價創新團隊首席戴陸園研究員,于7月20日率隊親赴元江,專程拜訪了從元江縣羊街鄉的走出來的元江縣哈尼協會前會長白坡德先生,向其了解元江哈尼傳統歷史習俗及其稻作文化。
222022-07

GEF項目“中國起源作物基因多樣性的農場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首席技術專家楊慶文研究...

2022年7月20日,應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云南及周邊作物種質資源評價創新團隊首席戴陸園研究員邀請,GEF項目“中國起源作物基因多樣性的農場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首席技術專家(CTA),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種質資源中心楊慶文研究員率隊到云南項目點元江縣羊街鄉壩木村指導工作。
222022-07

生物所基因資源團隊赴臨滄開展野生稻資源調查和收集

2022年7月11日至7月20日,生物所基因資源團隊聯合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臨滄市種子管理站等單位一行15人,深入臨滄市滄源縣、耿馬縣、鎮康縣和永德縣開展野生稻資源調查和收集,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專項“野生稻種質資源搶救性收集與保護”課題負責人,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喬衛華研究員全程實地指導此次資源調查和收集工作...
152022-07

生物所邀請專家舉辦學術報告會

為了解領域前沿,分享研究成果,啟發科研思路,以及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促進學術發展。2022年7月14日上午,生物所邀請山東農業大學董漢松教授、云南農業大學李凡教授到所做學術交流報告。會議由程在全副所長主持,所內科技人員、研究生等40余人參加了會議。
282022-06

生物所云南國家高原野生稻種質資源圃項目昆明玻璃溫室建設開工儀式如期舉行

2022年6月27日上午8時,生物所承擔建設的農業農村部云南國家高原野生稻種質資源圃項目昆明玻璃溫室建設的開工儀式如期舉行。院條件平臺處王剛副處長、生物所所長丁銘、生物所黨委副書記陳佳、生物所基因資源團隊首席程在全,項目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項目建設其他相關人員共20余人參加了儀式。
072022-06

生物所組織水稻輕簡化高效栽培技術培訓,助紅河州核心煙區鄉村振興,促生物所成果轉化

為“穩定煙區、穩定煙農、穩定煙葉質量”的同時保障我省糧食安全,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簡稱:生物所)和紅河弘毅農業發展責任有限公司(簡稱:紅河弘毅)共同承擔了中國煙草總公司云南省公司科技計劃項目:紅河州核心煙區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研究與應用。本項目將以稻煙水旱輪作、蠶豆豆科固氮、秸稈還田及有機肥和生物農藥...
292022-03

寧蒗科技特派團在行動:精準對接謀產業發展建言獻策促鄉村振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組織部、教育部、科技部、農業農村部、國務院國資委和國家鄉村振興局關于向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選派科技特派團工作。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寧蒗彝族自治縣科技特派團積極謀劃、迅速行動。2022年3月23日至28日,在國家鄉村振...
共有:29篇文章 <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
微信二維碼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 滇ICP備13000754號-1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传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