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對標對表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決策部署及相關指示精神,扎實完成迪慶州藏族自治州德欽縣的幫扶任務,食用菌產業組根據總體具體需求制定了工作計劃。
德欽縣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橫斷山脈地段,青藏高原南緣滇、川、藏三省(區)結合部,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并流褶皺帶。德欽縣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總面積7273.01km2,耕地面積1.02萬hm2,占總面積的1.4%,林業用地面積844.86萬畝,占總面積的77.44%,森林覆蓋率達71.8% 。德欽縣作為典型的山區農業縣,耕地面積少而不肥,林地面積大且森林覆蓋率高,居于此,野生食用菌的采集,尤其是松茸的采集售賣成了當地人最重要的經濟來源,但近年來遇到了新的嚴峻問題,即松茸的產量帶來的經濟效益與生態平衡的平衡點的把握,另外在食用菌產業發展中出現了區域化的問題。為此開展科技幫扶技術服務和產業調研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將挑起帶動當地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重任。
2022年7月4日-7日,國家科技特派團德欽縣團食用菌產業組組長、國家食用菌產業體系崗位專家趙永昌研究員、團隊成員馬淵浩助理研究員和劉萍研究實習員前往德欽縣實地開展相關的技術幫扶工作。到拖頂傈僳族鄉、霞若傈僳族鄉、德欽縣升平鎮、云嶺鄉紅坡村進行實地調研和技術指導,同時與德欽縣農業農村局農布定主局長、段燕飛副局長進行了工作匯報交流,就下一步有關食用菌產業幫扶工作確定方向和目標。
為保護松茸資源,迪慶藏族自治州州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禁止采集、出售、收購、運輸松茸童茸和開傘松茸的通告”,針對公告的作用和執行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對松茸采集者、收購商、基層管理者進行調查訪談。調研中就松茸采集現狀、松茸保育、松茸的可持續發展,羊肚菌林下種植以及資源量較大的喜杉絲膜菌(當地俗稱白泡菌、高山菌)的高效利用等具體科技問題,與當地農戶、基層管理者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指導。首先,百姓對松茸采集從原始的“一個不留型”到嶄新的“價值最優型”的怎么采和采什么認識不到位;松茸資源保護的最大障礙是林下資源的財產屬性不清,而菌塘的私有財產化心理暗示時間久遠,思想上的改變需要時間和基層管理者的多角度解析。其次,對于松茸收購商的管理原則不夠明晰,松茸采后如何及時保鮮、何時分級保存才能讓消費者吃到最新鮮的松茸等問題認識還不夠。再次,鄉級管理者對區域內松茸分布地的管理以及對采集人的管理,是采取“圍欄式”還是“時間間隔式”,這個科學問題需要借助科技知識的普及來解決。
縣農業農村局還就羊肚菌林下種植、高山菌的“出路”、與松茸可持續發展相關的采集標準、保育措施等提出了希望解決的科技問題。針對以上食用菌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產業發展難題,食用菌產業組除了認真梳理收集問題外,還專門展開了現場答疑,并給出了初步方案。
通過此次實地調研,收集到了當地食用菌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實際科學問題,也當場解決了部分制約產業發展的問題,切實為產業組細化幫扶計劃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數據,也為產業組充分發揮自身科技力量服務食用菌產業發展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審核:陳佳)
德欽座談
霞若市場調研
紅坡松茸